近年来,岳西县以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立足《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实施办法》《安徽省农村公路条例》,全力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安全防护工程和建后管养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显著成效。目前为止,该县按照农村道路畅通民生工程建设要求提出的“三年计划、两年主攻、一年扫尾”的超前目标,已完成建设里程2076.48公里(2016年完成1269.48公里,2017年完成807公里),占三年总计划2053公里的101.14%,提前一年完成任务。安保工程和建后管护工作同步推进。
一是贯彻习总书记“四好公路”指示,强化农村公路建设。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对农村公路建设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特别是近日批示强调“近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更是动力十足。该县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指示精神,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高度,进一步深化认识,聚焦突出问题,完善政策机制,强化农村公路建设,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优质保障。
二是落实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实施办法,完善工程建设机制。“四好农村路”,首要任务在建。该县紧扣实施办法,认真总结经验作法,完善创新“协调调度机制、监督检查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工程管理机制、通报批评机制、宣传引导机制、资金保障机制、考核评比机制、导向激励机制”等九大工程建设机制,开展“督查督战团、新闻采访团、慰问演出团、考察视察团、明查暗访团、绩效评价团”等六团协同推进行动,实行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不断激发创新动力,强化调度快速推进,优质高效加快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是执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实施细则,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该县制定规范性文件,按照“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群众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质量动态巡查制、质量鉴定检测制,严格责任追究。该县还创新“民生工程红色质量监督”制度,由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党代表等组成红色质量监督员,先后成立了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质量监督小组等组织200多个,发动群众600多人参与工程协调和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提升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实施细责的执行取得了显著效果。
四是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通行需求,提升运营运管水平。在“安”字上下功夫,追求安全至上,确保一步到位。将交通安全、防护、排水等附属设施与农村公路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确保建一条成一条。及时排查整治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农村公路行车安全性;在“利”字上下功夫,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提升经济效益、群众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设计、施工;在“舒”字上下功夫,追求感官舒适,确保路与环境协调;在“美”字上下功夫,追求美丽绿色,确保绿水青山、人与环境的协调;在“融”字上下功夫,融入县委县政府“全域旅游”、“乡村游”战略目标,走全县经济综合发展轨道。
五是管好建后农村道路畅通运营里程,发挥所建工程效益。出台《岳西县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后管养暂行办法》,遵循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群众参与、保障畅通的原则,保持路基、边坡稳定,路面、构造物完好,保证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和运营稳定。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主体责任和工作机制,落实县、乡(镇)、建制村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机构和人员。完善养护管理资金财政预算保障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多元筹资、统筹安排、专款专用”的原则筹措管护资金,2017年县财政配套625万元全部拨付到位。鼓励将日常保养交由公路沿线村民负责,采取个人、家庭分段承包等方式实施,并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群众性养护队伍。